專題專欄
TOPIC COLUMN
正文內容
系列評論:讓廉潔成為一種覺悟
- 分類:黨風廉政建設
- 來源:人民日報
- 發(fā)布時間:2014-11-03 00:00
【概要描述】廉潔,一個引人深思的話題。對各級干部來說,廉不廉,貪不貪,是一種考驗,更是一種選擇。沒有人生活在真空中,將心比心,干部也有欲望的沖撞,也有心理的糾結。讓理智戰(zhàn)勝貪欲,用好手中的權力,首先需要我們直面人性、審視人生。把握量與度,看清利與弊,掂量得與失,廓清心中的迷霧,我們走腳下的路,就會有更明確的方向、更充沛的力量。
系列評論:讓廉潔成為一種覺悟
【概要描述】廉潔,一個引人深思的話題。對各級干部來說,廉不廉,貪不貪,是一種考驗,更是一種選擇。沒有人生活在真空中,將心比心,干部也有欲望的沖撞,也有心理的糾結。讓理智戰(zhàn)勝貪欲,用好手中的權力,首先需要我們直面人性、審視人生。把握量與度,看清利與弊,掂量得與失,廓清心中的迷霧,我們走腳下的路,就會有更明確的方向、更充沛的力量。
- 分類:黨風廉政建設
- 作者:
- 來源:人民日報
- 發(fā)布時間:2014-11-03 00:00
- 訪問量:
廉潔,一個引人深思的話題。對各級干部來說,廉不廉,貪不貪,是一種考驗,更是一種選擇。沒有人生活在真空中,將心比心,干部也有欲望的沖撞,也有心理的糾結。讓理智戰(zhàn)勝貪欲,用好手中的權力,首先需要我們直面人性、審視人生。把握量與度,看清利與弊,掂量得與失,廓清心中的迷霧,我們走腳下的路,就會有更明確的方向、更充沛的力量。
解開心結,選擇廉潔,這一次,我們與干部們談談心。——編者
之一:讓理智戰(zhàn)勝貪欲
唐代柳宗元在《蝜蝂傳》中講了一個寓言故事。一種叫蝜蝂的“善負小蟲”,喜愛背東西,爬行時凡是遇到東西,總是抓取過來,結果越背越多。它又喜歡往高處爬,用盡力氣也不肯停,最后掉下來摔死。“今世之嗜取者,遇貨不避,以厚其室,不知為己累也,唯恐其不積”,千載而下,這些警語直到今天依然發(fā)人深省。
蝜蝂的悲劇,在于背負貪欲而行。這樣想來,人的欲望,有時是不是也會深陷“蝜蝂困境”?比如,很多貪官被抓后,人們才發(fā)現,他們聚斂了巨額財產。有的專門租房堆放賄金,有的藏巨款于魚塘暗道,有的坐擁幾十套乃至上百套房子,有的家里現金之多,清點時竟燒壞幾臺驗鈔機。“人不能把金錢帶進墳墓,但金錢卻能把人帶進墳墓”,看看庭審陳述、聽聽獄中懺悔——“貪欲讓我喪失了理智”“被錢沖昏了頭”,悔恨何其沉重,教訓又何其深刻。
老話說,良田萬頃,日食三餐;大廈千間,夜眠八尺。人的客觀需要總是有限的。仔細想想,身為領導干部,不差錢、也不缺房,日子過得好好的,何必伸手要不該要的東西,開口討不該有的利益,最后當火山口上的守財奴?即便貪得許多錢財,現在管得這么嚴,上上下下都有眼睛盯著,一亂花就“露餡”“犯事”,哪有地方和膽量去搞奢侈,還不像捧著一堆燙手山芋?有的貪官讓子女去國外揮霍,自己膽戰(zhàn)心驚地度日。這樣的日子又有什么意思?說來說去,錢財總是身外之物,生不帶來、死不帶去。已經夠了還要攢,明知燙手還要拿,貪婪無度實在是一種病態(tài)心理,是為貪而貪。正如巴爾扎克所言,“貪心好比一個套結,把人的心越套越緊,結果把理智閉塞了”。
誠然,人生天地間,總有七情六欲,正常的欲望無可厚非,但更需看到,人之為人,不是一個“欲望的洞窟”,有理智、講理性,做欲望的主人而不是奴隸,才是人的價值所在。子曰:“君子惠而不費,勞而不怨,欲而不貪,泰而不驕,威而不猛”,想問題做事情,把握好度是關鍵。關心收入,但不干凈的錢一分也不能要;有點愛好,但玩物喪志就不可?。挥腥饲槲?,但徇私廢公就碰不得。給欲望安上閘門、給行為劃上邊界,方能知足知止、適可而止。
習近平同志曾為領導干部算過“三筆賬”。的確,我們要算算利益賬,有穩(wěn)定的收入,組織上從工作考慮又給了許多必要的工作待遇,退休后還有各方面的不錯待遇,細細算來,得到的已經不少了,如果貪贓枉法、一失皆無,值得嗎?算算法紀賬,不管是誰,違紀違法終將受到黨紀國法的制裁,不要以為吃一點、拿一些、玩一下沒關系。算算良心賬,組織上培養(yǎng)一個干部不容易,如果干部以權謀私,既對不起組織,對不起人民,也對不起家人,違背了做人的良心。“三筆賬”,歸結為一點,就是要守住底線、會算大賬,別干得不償失的事情,珍惜來之不易的事業(yè)和人生。
平心而論,身處紛繁復雜的社會,各級干部面臨的誘惑不少,這樣那樣的沖動難免,這帶來了挑戰(zhàn)與壓力,也是考驗人、鍛煉人的契機。不義之財不拿,不當之利不得,不法之事不為,每一次取舍,每一次選擇,其實也在凈化心靈、增強免疫力。“清心為治本,直道是身謀”,讓理智戰(zhàn)勝貪欲,既是管理和駕馭欲望的過程,也是提升和完善自我的過程。只有這樣,干部的腰桿才會硬起來,前行的路才會越來越好走。
“好好過日子”,在最近的一次訪談中,著名作家二月河這樣意味深長地寄語黨員領導干部。樸素的道理最深刻,洗盡鉛華始見真。夜深人靜之際,想一想親人的期望,想一想家人其樂融融的情景,想一想自己這么多年的艱辛歷程;捫心自問之中,掂一掂所作所為,到底有沒有走錯,究竟是不是值得?頭腦清醒地思考下去,為官者就會更加明白:陷入了貪欲,勢必走向歧途;選擇了廉潔,也就選擇了幸福。(人民日報社評論部)
之二:“權力”的滋味怎樣品嘗
《明史》記載,明太祖朱元璋曾問眾臣“天下何人最快活?”大家各抒己見,有人說“富甲天下”,有人說“功成名就”,有人說“高官厚祿”……朱元璋聽罷一一搖頭,直到聽到“畏法度者最快活”時才點頭稱是。故事蘊含的對“權力”的認識,引人深思。
干部手中都有一定權力,如何對待權力、使用權力,決定了不同的未來。秉公用權、積極作為,手中的權力就會促進人生價值的實現,這正是“畏法度者最快活”的現代意涵;相反,如果以權謀私、用權尋租,看似得了便宜,但就在權錢交易之時,也一同失去了人格與尊嚴。不管官多大,只要權力欲膨脹,就會摔跟頭,滑進深淵。成功與失敗、榮譽與恥辱、幸福與悲哀,權力的滋味懸如霄壤,實則只有一步之遙——“只在公私之間爾”。
也有人認為,權力和地位就得“實打實”,要想嘗到權力的甜頭,就得有具體支撐和現實載體,而利益和金錢正是最佳對象。殊不知,觥籌交錯固然逍遙、一擲千金固然豪氣,卻容易喝壞了身體,搞壞了風氣,最后把自己也搭進去。不少落馬官員感慨:踏上不歸路的起點就是“羨慕有錢人的生活”。
古人說,“高飛之鳥,易死于食;深潭之魚,易死于餌。”為官發(fā)財本應兩道,公務員薪酬低于企業(yè)家也是國際通例;一個人可以選擇當官,也可以選擇發(fā)財,但絕不能選擇通過當官來發(fā)財。權力尋租縱能短時間積累大量財富,看似風光無限,實際上不過是行賄者精心布置的陷阱而已。賴昌星修建窮奢極欲的“紅樓”,多少干部被拉下水;倪發(fā)科喜愛珠寶,多少商人把送玉當做“雅賄”。萬慶良被查前幾天,還到會所里大吃大喝;韓先聰在被查當天,手機信息還顯示有兩場飯局。“你以為自己有多優(yōu)美的背影,其實別人看重的只是你的背景”,那些山珍海味、奇貨異寶,無非是行賄者用利益拿住干部的誘餌,一旦著了他們的道,就會處處受制于人、時時受到脅迫,這樣的人生與玩偶、傀儡何異?看看有些商人在干部面前頤指氣使、予取予求,甚至得意洋洋地說“打個電話人就得來”,哪里有半點尊嚴?行賄者理應嚴懲,但從干部自身出發(fā),是不是更應反躬自???
更何況,一旦東窗事發(fā),帶來的不僅是牢獄之災,也有家庭破碎的悲劇、人生失敗的悲嘆。劉志軍在接受審判之后感嘆,“人生要到60歲才能懂事。”雷政富東窗事發(fā)后,年過七旬的老母親站在村口老淚縱橫;冀文林落馬的消息傳來,一路把他帶大的姐姐在老家掩面痛哭。也曾壯懷激烈、志存高遠,也曾是親朋故舊、父老鄉(xiāng)親的驕傲和自豪,卻在一朝一夕之間淪為階下囚,從成功的榜樣跌落為反面的典型,這樣的苦楚和落差,夜闌人靜時仔細想想,還不能令人警醒嗎?
蘇聯(lián)部長會議主席雷日科夫引用過一句名言:“權力應當成為一種負擔。當它是負擔時就會穩(wěn)如泰山,而當權力變成一種樂趣時,那么一切也就完了。”誠然,敬畏法度、秉公用權,或許會失去錦衣玉食、華屋豪車,但就像愛因斯坦說的那樣,“一個人的價值不在于他取得了什么,而在于奉獻了什么”。在奉公為民的價值坐標上,領導干部能夠開拓更為豐盈的人生空間:掙脫的是名韁利鎖的束縛,收獲的是有價值有理想的人生;超越的是利益算計的狹隘,贏得的是造福一方的扎實事業(yè)。
路怎么走,要靠自己去悟,靠自己來選。權力,究竟是走好人生之路的鋪路石,還是導致腐化墮落的絆腳石?孰是孰非,何去何從,期待黨員干部們做出正確的選擇。(人民日報社評論部)
掃二維碼用手機看
- --省直部門網站--
- --行業(yè)網站--
Copyright 2010-2013 中南冶金地質研究所 版權所有 鄂公網安備 42050302000208號 鄂ICP備16019071號 網站建設:中企動力 宜昌
地址:湖北省宜昌市勝利一路15號 聯(lián)系電話:0717-6902316 郵箱:znyjdz@163.com